
馬斯克海上發射夢破碎?SpaceX出售兩座鉆井平臺
馬斯克旗下SpaceX公司正式放棄了鉆井平臺改裝成星際飛船浮式發射平臺的計劃,將兩年前低價收購的兩座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重新轉手,但馬斯克打造“海上太空港”的初衷依然沒有改變。
據了解,SpaceX在2020年7月以僅700萬美元的“撿漏價”從海上鉆井巨頭Valaris手中收購兩座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Valaris 8500”號和“Valaris 8501”號(原ENSCO 8500和ENSCO 8501),并將其更名為“Deimos”號(火衛二)和“Phobos”號(火衛一),希望將兩座平臺改造為浮式發射和著陸平臺,用于SpaceX即將推出的“星艦”(Starship)。
2021年1月,“Phobos”號抵達了密西西比州的帕斯卡古拉港口開始改裝工作,包括拆除石油鉆井設備,計劃花費六個月的時間。“Deimos”號也在2022年3月抵達當地進行改裝。馬斯克于同年5月透露,“Deimos”號預計將在2022年開始執行發射任務。然而幾個月來改裝工作未有明顯進展。
今年2月8日,SpaceX首席運營官Gwynne Shotwell在接受外媒采訪時稱,該公司判斷這兩座鉆井平臺不適合作為發射平臺,并已經將其出售。數據顯示,“Deimos”號預計將于2月20日離開帕斯卡古拉港,“Phobos”號則將于3月12日啟航,但目前尚不清楚兩座平臺的目的地。
據國際船舶網了解,這2座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建于2008年和2009年,尺寸為240英尺x255英尺,最大深度可達8500英尺,當初的價格約3.3億美元。Valaris于2020年7月將這2座平臺出售給一家名為LoneStar Mineral Development的公司,當時售價為每座350萬美元。這家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注冊在SpaceX首席財務官BretJohnsen名下。
Shotwell指出:“我們買下了它們。我們賣掉了。它們不是合適的平臺。”不過,她并沒有透露這兩座平臺在何時出售以及買方信息。
有消息稱,SpaceX將兩座鉆井平臺都賣給了利比里亞(Liberian)翻新公司,該公司將對2座石油鉆井平臺進行改造和維修后出售。
Shotwell稱,該公司需要首先開始發射星艦,并在建造海上發射平臺之前更好地了解這種飛船;“我們真的需要駕駛這種飛行器來了解它,了解這臺機器,然后我們就會知道我們將如何發射它”。
雖然鉆井平臺的改造計劃宣告失敗,但SpaceX并未放棄海上發射的計劃。Shotwell預計,海上平臺最終將發揮作用,以支持異常高的發射節奏;“我們已經盡可能地將星際飛船設計成類似于飛機的操作系統。我們希望談論每天數十次發射,如果不是數百次的話。”
據悉,星艦是SpaceX正在開發的大型火箭,這是SpaceX最重要的工作,目標是一次性將最多100人送往月球和火星。到目前為止,SapceX一直在其博卡奇卡基地的陸地上發射和降落星際飛船原型。
SpaceX的“Earth to Earth”計劃
SpaceX的“海上太空港”計劃醞釀已久。早在2017年,馬斯克在一次演講中公布了一段概念視頻“地球到地球(Earth to Earth)”。視頻中,星艦從紐約的海上平臺發射,在一小時內降落在另外一個位于上海的海上平臺。
將用于發射、著陸的太空港建立在遠離大都市的海上,可以很好地避免噪音及超音速飛行引起的音爆對附近居民的傷害。馬斯克曾表示,由于星艦很大,火箭發射會產生巨大的噪音,所以未來的星艦發射場需要距離岸邊30公里,才能確保將噪音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紤]到未來的星艦會頻繁飛行,建造海上發射場是很有必要的。
馬斯克稱,未來像“Deimos”號這樣的太空港將位于世界各地主要樞紐的便利范圍內。SpaceX可以使用星艦在大約30分鐘內將乘客從北京運送到紐約,如此,SpaceX便在全球范圍內搭建起一個覆蓋全球的高超音速快速交通網絡。
從馬斯克之前的愿景中也可以看到,他希望建成一個可以位于全球主要交通樞紐的海洋太空港網絡。也就是說,用星艦在地球上實現點對點的快速運輸。所以,“Deimos”號海上太空港可能僅僅是個開始。“星艦”計劃的最終目標是讓星艦作為地球和“紅色星球”火星之間的交通工具,以幫助人類登上火星并輸送物資。
此次海上浮發射平臺計劃的失利對于馬斯克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但失敗對于馬斯克而言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因為如今更多人相信,馬斯克并不是癡人說夢,只要給予馬斯克足夠時間和資源,SpaceX的太空帝國不會遙不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