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高橋地區郵輪產業發展規劃及支持政策重磅發布
2月15日上午,外高橋地區郵輪產業規劃、政策發布暨項目簽約儀式在外高橋郵輪內裝產業基地舉行。根據規劃,外高橋地區將力爭在2025年初步建成世界級郵輪制造總裝基地、服務全國并輻射亞洲的亞太郵輪物供基地,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郵輪產業集聚區基本框架。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委會主任朱芝松,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區長、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杭迎偉,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章曦等出席會議。
活動現場,浦東新區科經委主任李慧與中船郵輪董事長楊國兵共同為郵輪內裝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GOI)揭牌。
外高橋保稅區管理局與中船郵輪、外高橋造船,高橋鎮、高東鎮、高行鎮、上海外高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簽訂郵輪產業發展合作備忘錄。
中船郵輪旗下中船供應鏈與5家供應服務商簽署郵輪內裝配套合作協議。中船郵輪旗下瑞瑪船舶、賽意得船供參與郵輪產業項目合作協議簽署。
為加快搶占郵輪產業賽道,高起點、高水平打造郵輪產業集聚地,當天還發布了《外高橋地區郵輪產業發展規劃》(簡稱規劃)以及《支持外高橋地區郵輪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簡稱政策)。規劃提出,到2025年,外高橋地區初步建成世界級郵輪制造總裝基地、服務全國并輻射亞洲的亞太郵輪物供基地,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郵輪產業集聚區基本框架;到2035年,形成產業體系完善、高端制造領先、消費資源匯聚的世界級郵輪產業集聚區。政策分4個方面共20條,一是在加快郵輪產業市場主體集聚方面,將支持郵輪研發、設計、航運、總部企業落戶,鼓勵建設郵輪孵化機構。其中對首次認定、新引進的符合條件的郵輪相關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研發機構,按上一年度研發費加計扣除額的10%,給予25~500萬元一次性資助。二是將在首臺套項目、知識產權、稅收等政策方面給予郵輪支持,推動郵輪產業創新發展。第三,推動郵輪產業鏈價值鏈提升,鼓勵郵輪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支持建設郵輪智能工廠,支持郵輪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其中,對符合條件的市、區重點郵輪技術改造項目,項目驗收完成后,按經核定的固定資產投資額的一定比例,給予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的獎勵。第四,還將優化郵輪特色產業園區建設、郵輪產業用地、人才引進等營商環境。
據了解,上海外高橋地區地處黃金水道和黃金岸線交匯處,是國家沿海大通道、上海沿江發展帶和浦東南北科創走廊的交匯點,也是上海強化“四大功能”、推進“五個中心”建設的重要載體,具備發展郵輪產業的先發優勢和良好條件。同時,為支持郵輪產業發展,外高橋地區實現了6小時內《用地規劃許可證》《工程建設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三證連發”,建立了“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管鎮企聯動”機制。
目前,上海外高橋地區推動郵輪產業發展已取得重大進展,正式邁入大型郵輪“雙輪并造”的時代,國產大型郵輪首制船背景工程、內裝工程和調試工程齊頭并進,項目總體進度已超過91%,國產大型郵輪2號船設計、建造、管理等各項工作全面優化并于去年8月按期開工。
未來,外高橋地區將深入推動郵輪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價值鏈、創新鏈融合提升,在制造配套、招商引資、項目落地、營商環境優化等方面持續發力,全力將外高橋地區打造成為聯動長三角、服務全國、通達全球的大型郵輪生產及配套產業基地,全面建成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世界級郵輪產業集聚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