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價已經跌無可跌!集運市場二季度有望反彈?
受淡季影響,集運運價連跌六周,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運價已經持續下跌超過半年。
根據上海航交所2月17日發布的最新數據,上周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下跌20.5點至974.66點,周跌幅2.06%%,跌幅較之前一周的1.16%再度擴大,SCFI已經連續兩周處于千點大關之下。不過,指標性的三大長程航線運價雖續跌,但跌幅有所收斂。
上周,遠東到歐洲線每TEU運價下跌15美元至910美元,跌幅1.62%,較之前一周跌幅 3.75% 收斂。遠東到美西線每FEU運價下跌20美元至1273美元,1.55%,也較之前一周跌幅 5.14%明顯收斂。遠東到美東線每FEU運價周跌57美元至2496美元,跌幅從5.65%收斂至2.23%。
另一方面,遠東到地中海線每TEU運價下跌91美元至1633美元,跌幅 5.25%,則較之前一周跌幅 1.71%顯著擴大,是影響上周SCFI指數走跌較大的因素。
據了解,SCFI指數在2018-2019年間大致在800-1100點波動,2020年起受到疫情影響,缺工、塞港造成全球供應鏈混亂,SCFI指數一路上揚,在2022年一季度曾達到歷史高點的5109點。然而,2022年下半年以來運價長達6個月下跌,僅在去年12月底一度翻紅,曇花一現后新年又連續走跌,目前已經跌回2019年最慘的時間點。
業界指出,集運運價已經跌無可跌,恐怕要到二季度才能看到曙光。另外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美國 1 月零售銷售月增 3%,高于市場預期的 2%,并創 2021 年 3 月以來最大增幅,終端去庫存速度有望加速,不排除進入第二季度后,市況將見到回穩反彈。
據悉,作為全球海運界重要會議的泛太平洋海事會議(TPM)即將于2月26日在長灘召開,目前船貨雙方對運價展開激烈攻防,雖然大型零售商大砍價,但集運公司卻無意讓步?紤]到近期需求疲軟、運價低迷,長約價格相較去年均價恐面臨腰斬壓力。
以美西線為例,美國大型零售商目前開出的理想運價落在1500美元左右,美東線則略高1000美元,雙方差距甚大。
業界人士分析,美國線向來是運價標桿,TPM是美國線合約開談的傳統起點,貨主、貨代和集運公司廣泛接觸,相互試探底線后持續談判,并在5月1日簽約。屆時市場現貨運價也會跟隨長約價浮動,推估6月左右將是SCFI指數走勢的重要分水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