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集裝箱運輸市場2022年回顧與2023年展望
2023-01-20 19:13:29
來源:航運評論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圖1 2002年-2021年全球集裝箱海運量
數據來源:克拉克森,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整理
回顧2022年,疫情對于集裝箱供應鏈的擾動逐步修復,集裝箱運價高位快速回調,跌幅突破市場預期。展望2023年,集裝箱運輸市場整體需求收窄、供給增加,運價上漲動能不足,市場充滿挑戰。
一、2022年集裝箱市場發展情況
1、集裝箱航運量跌幅明顯,亞歐航線運量跌幅達到11%
2022年,受新冠疫情、俄烏沖突、通貨膨脹、歐美庫存高企等多重因素擾動,全球集裝箱運輸市場需求疲軟,集裝箱海運量為2.01億TEU,同比下降3.1%。分航線來看,多數航線海運量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亞歐航線運量跌幅達到11%,為主干航線中跌幅最大的航線;區域內航線運量小幅上漲,同比上漲0.9%,達到8976萬TEU。
表1 部分航線集裝箱海運量及增長情況(單位:百萬TEU)
數據來源:克拉克森,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整理
2、全球集裝箱運力增速穩定,港口擁堵大幅緩解釋放船隊運能
2022年,全球集裝箱船隊總運力規模達到2573.9萬TEU,同比增長4.1%。截至2022年12月,港口擁堵造成的停泊運力從峰值的350萬TEU以上的高位降至目前230萬TEU,擁堵運力占比由峰值的15.1%降至目前的8.7%。由于港口擁堵等供應鏈不暢問題緩解,目前全球供應鏈壓力已大幅緩解,供應鏈壓力指數由年初高位的4.23下跌至1.18,船舶周轉效率有所提升,集裝箱船隊效能得到較好釋放。
圖2 2004-2022年全球集裝箱市場總運力(按船型分布)
數據來源:克拉克森,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整理
圖3 2019-2022年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
數據來源: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整理
3、集裝箱運價高位快速下滑,整體呈現持續下跌走勢
2022年全球集裝箱海運價格較2021年發生趨勢切換,步入快速下滑的下行通道。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年度均值為2792.14,雖較2021年仍上漲6.8%,但指數年內波動呈不斷下跌的趨勢,最新錄得1271.31,較年內高點下跌64.56%。分航線來看,各航線運價均呈現持續下跌的趨勢。其中,主干航線表現持續孱弱,亞歐航線跌幅最高,上海-歐洲SCFI最新錄得1049美金/TEU,較年內高點下跌87%;太平洋航線運價也大幅跳水,上海-美西、上海-美東航線SCFI分別較年內高點分別下跌81%、74%。
圖4 2022年CCFI(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走勢及說明
數據來源:上海航運交易所,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整理
二、2023年國際集裝箱運輸市場發展展望
需求端:全球經濟面臨衰退風險且歐美庫存保持高位,集裝箱運輸需求面臨萎縮風險
2023年,全球經濟或將由“滯脹”向衰退演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2.7%,全球至少1/3的國家將陷入經濟衰退。歐美經濟悲觀預期加重,地區終端消費放緩,OECD預計2023年美國和歐元區消費增速將分別為1.5%、和1.6%,分別較2022年下降1.9和1.5個百分點。疊加歐美庫存處于歷史高位,進口需求進一步減弱。發達經濟體作為全球主要消費市場,內需放緩及庫存高企將對上游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帶來較大影響,中國、越南、印尼、印度等地出口貿易面臨較大壓力,全球貿易增長前景黯淡,集裝箱運輸需求或將面臨萎縮。
供給端:市場面臨新船集中交付沖擊,密切關注閑置運力、船舶航速、船舶拆解等方面變化
2020年-2021年大量新簽集裝箱造船訂單,將于2023-2025年集中交付,據克拉克森預計,2023年新交付船舶將達到249.9萬TEU,占現有集裝箱船隊運力的比例接近10%。大量新船涌入集裝箱運輸市場,將對市場供需關系及航線運力布局產生較大影響,一方面由于集裝箱需求增長動能不足,大量新交付船舶將加劇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另一方面,太平洋航線或將迎來新一輪大型化升級,市場壁壘或有所提升。在此背景下,需重點關注以下方面:一是班輪公司應對策略,是否會出現2020年大量閑置運力、停航保價的現象;二是新生效的環保規則對市場的影響,根據EEXI、CII等規則,部分老舊船舶將加速拆解,不符合要求的船舶也將進一步減速航行,或將可以應對部分新增運力的沖擊。
表 2 運費主要影響因素及趨勢判斷
展望2023年,集裝箱運輸市場整體需求收窄、供給增加,運價上漲動能不足。但仍存在班輪公司運力管控強化、船舶拆解加快、全球生產貿易格局變化等變數。綜合來看,集裝箱運價上半年或將繼續保持震蕩下跌走勢,但跌幅將明顯縮;下半年能否能震蕩回升,需要關注歐美經濟衰退進程和庫存變化情況。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 國際航運研究所所長:張永鋒 博士、高工、碩導;所長助理:鄭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