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船廠“復活”?外高橋造船再辟新戰場
在停產數年之后,上海船廠重返新造船市場,這家曾被海工訂單“拖垮”的百年船廠有望重新煥發生機,成為外高橋造船擴張產能的新戰場。
時隔4年,上海船廠重啟整船建造成外高橋造船崇明基地
據貿易風消息,外高橋造船計劃利用上海船廠來建造整船,包括外高橋造船在近兩年來承接的部分7000TEU中型集裝箱船,以及阿芙拉型成品油船和支線集裝箱船。
不過,消息人士稱,雖然上海船廠將從事整船建造,但該船廠不會直接承攬來自航運公司的新船訂單,基本上將負責建造由外高橋造船接單的船舶。
據了解,上海船廠在2018年年底正式停產,同年11月該公司交付了為中古物流建造的第六艘2500箱內貿集裝箱船“中谷日照”輪,這是上海船廠交付的最后一艘船舶。當時上海船廠手持訂單中還剩2艘10.8萬噸冰區加強型散貨船尚未完工,但建造工作已經轉交給了滬東中華旗下江南長興造船,最終2艘新船在2019年交付完畢,標志著上海船廠民船建造業務正式結束。
自2021年以來,外高橋造船在本輪集裝箱船訂單潮中承接了超過30艘7000TEU中型船?死松臄祿@示,目前外高橋造船7000TEU船手持訂單共計34艘,排名全球第一,這些新船全部將在2023年至2025年間交付。
據國際船舶網了解,由于新船訂單激增,上海船廠過去一年來一直在為外高橋造船建造船體部件和分段。
目前,外高橋造船已經將系列9艘7000TEU集裝箱船交由作為崇明分公司的上海船廠異地建造,以便進一步實現“快速、高效、低成本、高質量”造船。其中為新加坡Sea Consortium公司建造的首制船H1576船在去年12月順利下塢,標志著外高橋造船崇明分公司已經進入7000TEU集裝箱船批量化建造快車道,也為外高橋造船“箱船揭幕戰”開辟了全新戰場。
除了集裝箱船之外,外高橋造船崇明分公司也在從事油船分段建造。去年12月,外高橋造船為希臘船東ENESEL S.A建造的第二艘11.4萬載重噸成品油船H1513船艏半船在崇明分公司順利起浮出塢,這是外高橋造船首次進行異地建造的半船。
根據克拉克森的數據,目前外高橋造船手持訂單59艘,包括8艘散貨船、8艘汽車運輸船、34艘集裝箱船、3艘阿芙拉型成品油船、4艘浮式生產儲卸油船(FPSO)和2艘豪華郵輪。
2023年,外高橋造船將迎來轉型發展三型產品郵輪、民船、海工完整交付的第一年,總體目標為全年交船23艘,預計今年外高橋造船的產值目前將同比增長40%。另外,今年外高橋造船民船主要訂單可能會集中在中小型集裝箱船。
百年船廠,因鉆井船項目撤單巨虧最終關停
據了解,上海船廠創建于1862年,是我國最早的修造船廠之一,其前身是英國商人尼克辛建立的祥生船廠。此后,祥生船廠與數家同為英資背景的船廠聯合成立英聯船廠。建國后,英聯船廠又與招商局機器造船廠合并成為現在的上海船廠。在鼎盛時期,上海船廠曾享有“萬人大廠”的美譽。
上海船廠的生產基地曾遍布上海的浦西和浦東兩岸,但隨著城市化進程,2005年上海船廠在上海浦東陸家嘴地區的廠區全部搬遷至崇明島。作為中船集團公司重要的造修船基地和海工生產基地,上海船廠主力船型包括6-8萬噸散貨船、中型集裝箱船等,年造船產能120萬噸。
隨著全球造船市場在2012年后呈現滑坡,上海船廠也陷入連續虧損。出于財務方面的需要,2014年末上海船廠由中船集團子公司變更為中船集團旗下滬東中華的子公司。但就經營層面而言,上海船廠仍獨立運營,并由中船集團直接管理。
拖垮上海船廠的一個重要因素是4艘“老虎”系列鉆井船和2艘輔助鉆井駁船。其中,4艘鉆井船由華彬集團收購的新加坡海工集團Opus Offshore訂造,總計投資16億美元。據國際船舶網了解,這是中國首批自主研發、設計、建造的海洋工程項目之一,是中船集團首個總包海工項目,而首制船“Tiger 1”號更是中國第一艘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化鉆井船。
2015年,“Tiger 1”號完成二次試航,此后就一直閑置在上海船廠。由于船東在2017年破產倒閉,已經建成的“Tiger1”號和其余3艘在建的鉆井船因無法履約遭到撤單。庫存海工裝備給上海船廠帶來了巨大的資金壓力。
2017年,上海市政府正式出臺了《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發展“十三五”規劃》,確立了上海船廠所處的崇明島世界級生態島的發展定位。此后,上海船廠開始逐步分流員工,最終在2018年正式停產,不再繼續修船和造船業務。
2021年2月,外高橋造船全資設立上海外高橋造船海洋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目的是聯合上海船廠共同承擔相關海工裝備建造及維保工作,按計劃推進落實后續3艘鉆井船的續建任務。
今年早些時候有外媒報道稱,華彬集團已經與上海船廠達成協議,準備支付欠款以獲得“Tiger1”號,這意味著“Tiger1”號在閑置近8年后終于有望投入運營。在擺脫了鉆井船噩夢之后,如今又有外高橋造船的訂單支持,有著百年歷史的上海船廠“輕裝上陣”終于將迎來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