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持續發力低碳船舶
2023-02-14 19:14:55
來源:中國船檢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2022年,受航運費率下行、新船價格高位、投資需求減弱的影響,日本新船訂單量有所下降。為了提升競爭力,日本造船業仍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動上游配套企業整合重組、推進船舶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在低碳和零碳船舶領域持續發力等,此外,政府出臺了第一個針對船舶供應鏈發展的政策,確保本國供應鏈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新船訂單同比下降
根據日本船舶出口協會(JSEA)數據,全年日本承接新船訂單282艘、1162萬GT、569萬CGT,分別同比下降10%、19%和15%,主要原因是新船價格處于高位而航運費率不斷下降,船東訂船更為謹慎,同時,美國加息導致美元資產更受青睞,船舶資產投資需求隨之減弱。其中,新船仍以散貨船為主,占比64%,超過一半為好望角型散貨船;其次是集裝箱船和油船,分別占31%和6%。根據克拉克森數據,日本以CGT計的新船訂單量占全球的份額為9%,較2021年下降4個百分點。從建造企業來看,承接新船訂單排名前三的船企分別是今治造船(32%)、日本聯合造船(23%)和名村造船(9%)。從船東來看,訂造新船的船東主要來自日本國內,占比達到57%。截至2022年底,日本手持訂單量為3273萬載重噸,以2022年完工量計算,目前手持訂單僅相當于2.1年的工作量。
在日元大幅貶值之際,日本造船企業提高了首付款比例。9月以來,日本部分新船訂單的首付比例從原來的10%提高至30%,甚至50%。高首付比例下單的船東大多是在市場繁榮時積累大量現金的海外船東,以及船隊規模龐大、財務狀況良好的日本大型船東,而且主要訂造的是中小型散貨船。但高比例首付款的模式不可持續,一是日元貶值趨勢有所扭轉,同時新船價格處于高位,而航運費率呈下行趨勢,兩者之間差距擴大,高首付比例的吸引力下降。二是高首付的新船訂單主要是中小型散貨船,在全部新船訂單中的比例較小,很難改變原有付款模式。
加快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日本持續推進船舶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在智能船舶方面,由日本財團管理的無人船項目“MEGURI 2040”在2022年完成了實證試驗,全部六個不同船型(大型渡輪,集裝箱船、客船等)、不同條件的實船測試按計劃全部成功完成,在無人船領域創造了六項世界紀錄,為日本在2025年實現無人船商業化的目標邁出重要一步。日本聯合造船、三菱重工子公司三菱造船、日本郵船研發機構MTI等八家日本船舶企業共同開展“海事和海洋數字工程(MODE)”合作項目,以加強海事領域數字工程技術和技能。三菱重工通過子公司三菱造船投資入股日本海洋綜合數字平臺公司Marindows,以加快開發電動船和自主航行船舶。日立造船推出基于云計算的Web應用服務“HiZAS VDA(船舶數據分析)”,該系統可實現船速、油耗等航行數據的可視化,能夠滿足船東對船舶運營數字化管理的需求。
在船廠數字化方面,日本聯合造船、川崎重工、三菱重工等造船企業計劃開展數字化改造,通過將信息技術與管理模式、建造技術進行融合,改變管理和生產模式,提高生產效率。政府也將對數字化改造項目提供補貼,加快推動造船業數字化轉型。
表1 造船企業數字化改造項目主要內容
持續開發新能源船舶
2022年,日本在低碳和零碳船舶領域繼續發力,重點在氫、氨等清潔燃料及相關裝備、風力推進技術等領域進行攻關。日本政策投資銀行與日本船級社共同建立了“零排放加速船舶融資”計劃,以盡快實現航運脫碳。
具體來看,在風力推進方面,大島造船完成了世界首艘搭載硬翼帆式風力推進系統“Wind Challenger”的煤炭運輸船。在氫燃料方面,川崎重工建造的全球首艘液化氫運輸船“SUISO FRONTIER”號完成了長距離海運實證試驗,川崎重工完成了全球首個以氫氣為燃料的船用氫氣鍋爐的基本設計。在氨燃料方面,日本“新一代環保船舶研發中心(GSC)”開發的氨燃料巴拿馬型散貨船設計獲得日本船級社原則性批準。日本造船、石川島播磨重工、日本船級社將合作推出全球第一艘氨氣浮式儲存再氣化駁船(A-FSRB)。商船三井與三菱造船共同完成了氨氣浮式儲存再氣化裝置(FSRU)和氨氣/液化二氧化碳(LCO2)兼用運輸船的概念設計,將與常石造船共同開發建造一艘凈零排放氨燃料氨氣/LPG運輸船。三菱造船完成了新型LPG動力超大型氣體運輸船VLGC的概念設計。
維護供應鏈安全穩定
隨著全球造船業和海洋裝備制造業競爭環境愈發激烈,日本船舶企業競爭力顯現出疲弱態勢,船舶供應鏈中斷風險已經出現。一旦發生外部經濟制裁等事件,外部采購將面臨較大中斷風險。此外,船舶設備的對外依賴也將導致設計和技術信息出現外流。因此,需要加強日本船舶零部件供應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今治造船、大島造船和新來島造船在政府的支持下正在推進LNG燃料艙國產化。3月24日,今治造船與香川縣多度津町簽署合作協議,計劃在西多度津工廠生產制造LNG燃料艙,預計2023年開始供應。大島造船將在香燒工場自主建造LNG燃料艙,預計2026財年安裝在LNG動力船上。新來島造船將在旗下新來島Sanoyas造船的水島制造所和大阪制造所兩個基地生產LNG燃料艙,預計2023年裝載到LNG動力汽車運輸船上。
此外,12月23日,日本內閣府和國土交通省發布了《經濟安全保障促進法案》,將船舶相關設備等十一類商品指定為“特定重要商品”;诖,12月28日,國土交通省發布《確保船舶零部件穩定供應的政策》,制定了確保船舶相關設備穩定供應的政策,明確實現這一目標的方向、措施等。
根據《確保船舶零部件穩定供應的政策》,從2023年起,政府將向船舶設備制造商提供支持,加快生產能力建設,以滿足本國日益增長的需求,確保在2027年之前擁有能夠滿足國內需求的充足產能和穩定的生產體系。具體包括:加強船用發動機及其零部件(曲軸)國內生產基地的建設;加強導航設備(聲吶)國內生產基地的建設;加強螺旋槳國內生產基地的建設。
表2《確保船舶零部件穩定供應的政策》具體措施
本文作者:屠佳櫻 莫婷 劉煬 丁瑞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