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艘20億美元!達飛集團加碼訂造甲醇燃料集裝箱船
集裝箱航運市場的低迷并未阻礙行業的能源轉型進程,繼在大船集團首次下單訂造6艘15000TEU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后,達飛輪船再次出手20億美元加訂12艘甲醇動力集裝箱船。在馬士基的領頭下,甲醇燃料正越來越受到集運巨頭的青睞。
總計18艘,達飛輪船在現代三湖重工訂造12艘甲醇動力萬箱船
2月1日,HD現代集團(原現代重工集團)造船業務控股公司韓國造船海洋發布公告稱,與歐洲船東簽訂了12艘甲醇動力集裝箱船的建造合同,合同金額為2.5264萬億韓元(約合20.56億美元)。這12艘新船將在現代三湖重工建造,計劃在2026年12月之前陸續交付船東。
韓國造船海洋沒有透露船東方面的具體信息,但有消息稱這份訂單來自法國達飛輪船,船型為13000TEU新巴拿馬型集裝箱船。
據了解,這是達飛輪船第二份甲醇動力集裝箱船訂單,至此該公司在建甲醇動力船數量已經增加到了18艘。去年6月,達飛輪船首次訂造甲醇動力船,與大船集團簽署6艘15000TEU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建造合同,新船將在2025年下半年交付,合同總價值達10.5億美元。
作為最早投資LNG動力的集裝箱航運巨頭,達飛輪船在去年突然轉變態度轉向甲醇燃料,成為繼馬士基航運之后第二家建造甲醇動力萬箱船的公司。達飛輪船此前表示,該公司將通過大規模投資于LNG和甲醇燃料來加速去碳化軌跡,未來幾年這兩個領域將互為補充,目標是在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
除了LNG和甲醇燃料之外,達飛輪船也在探索更多可再生燃料的解決方案。去年9月達飛輪船宣布將設立能源專項基金(Special Fund for Energies)以加速能源轉型。能源轉型基金主要圍繞四個重點領域開展業務,其中之一就是支持可再生燃料的開發和生產,包括生物燃料、生物甲烷、綠色甲烷、無碳甲醇和其他替代燃料等。
根據Alphaliner的最新數據,目前達飛輪船旗下船隊共運營595艘集裝箱船,包括232艘自有船舶和363艘租入船舶,總運力約為339.63萬TEU,排名全球第三位,市占率12.9%。此外,達飛輪船還有77艘在建新船總計66.05萬TEU,手持訂單占現有船隊比例19.4%。
去年訂單32艘60萬TEU,甲醇燃料日益成為集裝箱船脫碳主流選擇
以馬士基在2021年的首批訂單為開端,原本飽受爭議的甲醇燃料正逐漸成為集運公司訂船時的主流選擇。
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去年集運公司對甲醇燃料的興趣大增,甲醇動力集裝箱船新船訂單及增值32艘60萬TEU,占集裝箱船總訂單量21%,僅次于LNG動力集裝箱船。截至目前,全球甲醇動力集裝箱船手持訂單共計47艘,其中36艘為15000-24000TEU超大型船,11艘為支線船。
2021年,馬士基率先在韓國現代重工集團訂造了1艘3500TEU和12艘16000TEU甲醇動力集裝箱船,成為全球首家建造甲醇動力集裝箱船的公司。去年馬士基又在現代重工追加訂造6艘16000TEU船。在馬士基看來,綠色甲醇是當今航運業唯一可市場化的低碳燃料。
在馬士基和達飛輪船之后,中遠海運集團也已經加入甲醇燃料的陣營,去年10月通過兩家子公司東方海外和中遠海運集運訂造了12艘24000TEU甲醇動力集裝箱船,其中7艘由南通中遠海運川崎建造,5艘由大連中遠海運川崎建造。這是中遠海運集團首次訂造雙燃料船,其訂單也刷新了甲醇動力集裝箱船規模紀錄。
此外,去年年底韓國最大海運公司HMM(前現代商船)啟動了9艘8000TEU甲醇動力集裝箱船的招標,韓國三大船企現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以及HJ重工(原韓進重工)參與競標。這份訂單是該公司中長期發展戰略的一部分,目標是到2026年將其集裝箱船船隊規模從82萬TEU擴大到120萬TEU。
相比于傳統能源船舶燃料,甲醇具有不含氮氧化物和硫,PM排放量低的特點。甲醇燃料的優勢在于技術成熟、改裝難度小、使用安全、加注便利、成本低,尤其是近年來LNG價格高漲,LNG動力船的運營成本也相對增加。其次LNG雙燃料船的建造成本要高于甲醇動力船,甲醇雙燃料船也更容易建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