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數字與智能”論壇召開
2022年11月22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交通運輸部聯合主辦的2022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將在上海北外灘國際會客廳舉辦。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共促綠色、智慧、韌性的全球航運業新發展”。其中,由中國船級社(CCS)承辦的“數字與智能”專題論壇于2022年11月23日下午在上海世界會客廳星空廳舉辦,論壇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
論壇以“共建、共治、共享的航運數字化轉型之路”為主題,匯聚了相關政府代表、國際組織負責人、領軍企業、機構代表以及專家學者等嘉賓,圍繞未來航運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及如何共同推動航運業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經濟發展進程交流探討、分享思路、凝聚共識。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莊木弟在致辭中表示,未來上海航運將以數字化、網聯化、智能化為導向,持續強化科技賦能,優化創新生態,不斷拓展航運設施、航運服務、航運治理領域的應用場景。一是持續深化智能港口、智慧機場建設;二是加強標準化建設,聚焦前沿領域,為航運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指引;三是加快航運科技領域國際交流合作,廣泛吸引各類人才,共建一批國際頂尖的技術創新平臺,共同開創航運科技攻關,更好地引領航運業未來的發展。
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副局長鄭清秀表示,水運行業要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為統領,堅持改革創新,深入推進航運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全面推進航運業高質量發展。一是要加強示范帶動,推進智能航運全方位協調發展;二是堅持創新驅動,打造智能航運新場景;三是發揮多方合力,加強智能航運技術攻關。要充分認識數字經濟在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方面的重要作用,始終瞄準世界一流目標,努力開創智能航運發展新局面,推進航運高質量發展。
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國際海事組織親善大使徐祖遠從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探索市場運行機制、構建港航協同體系、共筑信息安全防線、加強交流合作以及強化人才支撐六個方面發表了題為“堅持開放協同 塑造智慧航運新動能”的主旨講話。
國際海事組織海安司司長Heike Deggim女士全方位地探討了數字化與航運進程的重要關聯、挑戰及應對。
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主席趙式明女士提出要團結協作共同推進海事行業數字化,并談及了人工智能、及時到港、數據交換以及海事單一窗口等問題。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盛紀綱發表了“引領智能船舶創新發展, 構建船舶和航運新生態”的主題演講,演講分為三個部分,包括智能船舶的戰略驅動、中國船舶集團的創新實踐和構建船舶與航運新生態。
丹麥海事局局長Andreas Nordseth演講的主題為“航運的數字化轉型”,談及了智能輔助決策、數字證書、智能船發展等相關話題。
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主任徐鵬展發表了“構建‘感、傳、智、用’體系助力航運數字化轉型”為題的演講。主要從挑戰、出路、應對三個層面進行了闡述,一是航運業的數字化轉型走到深水區;二是應構建“感、傳、智、用”體系,推動航運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三是加快推進航運數字化轉型。
世界海事大學副校長馬碩從四個方面發表了主題為“數字化航運管理人才培養”的演講。一是數字化顛覆在人才培養范疇內的意義;二是數字化航運的決定性因素是人;三是數字化航運人才的培養目標;四是數字化航運人才培養的實踐。
中國船級社上海規范研究所黨委書記兼副所長王志榮發表了題為“助力數字智能轉型,攜手共創航運未來”的主旨演講,主要從新規范新標準支撐智能船舶發展、迭代發展測試驗證保障技術、新技術新裝備賦能船舶檢驗業務、打造數字空間建立行業數據生態四個方面分享了CCS助力行業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的探索與實踐。展望未來,CCS要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規范標準促進技術創新;以目標導向,數據驅動運營優化與效率提升;協同聯動,生態推動行業前行。
中遠海運集團副總經理陳揚帆出席論壇,并做了題為“共創航運數字化協同生態”的主旨演講。他指出:數字化轉型是企業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新動能,航運業是全球貿易的生命線,對保障國際物流供應鏈暢通至關重要。中遠海運集團把數字化轉型作為三大核心戰略之一,正以“數字航運”為戰略方向,以”客戶驅動、效率驅動、技術驅動”為戰略主線,逐步建立起與世界一流全球綜合物流供應鏈服務生態相匹配的數字化能力。
在此次“數字與智能”專題論壇上,中國船級社為中海油陸豐15-1DPP導管架基于數字孿生的健康管理系統頒發了原則性批準證書。該系統的成功應用,標志著數字孿生技術在我國海工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中國船級社還為“開闊水域自主航行船舶”“珠海云”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頒發了入級證書。該船由中國船級社檢驗,是國內首艘滿足中國船級社《智能船舶規范》并具有遠程控制和開闊水域自主航行功能的船舶。
